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
解决的问题
1. 管理分散,安全基础信息无法进行整合分析的问题
在传统的园区内,如企业工艺、危化品特性、设备台账等安全基础信息,通常不是集中在一处进行管理,而是将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,甚至储存在不同的系统内,因为储存的系统不同,各数据之间难以互通,如果想要进行整合分析,也会非常困难。
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和传统园区的管理方式不同,它是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体系来进行统一管理,不仅能实现对所有安全信息的集中管理,也能为后续的风险管控提供可溯源的完整数据支撑。
2.预警滞后、重大危险源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的问题
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于如储罐、管道等重大危险源,容易出现预警响应较慢、过度依赖人工巡检且效率低、关键设备参数变化无法及时捕捉(如关键设备的温度、压力、液位等变化),以及异常情况难被发现等问题。
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则能够解决以上问题,并且24小时不间断地在线监测,实现精准预警。
3. 双预防穿透执行难、流程不规范问题
解决风险分级管控 “凭经验、不精准”,隐患排查 “缺标准、难追溯” 的痛点,通过算法建模实现风险科学分级,依托标准化流程推动隐患排查、整改、验收闭环管理,避免风险管控流于形式。
4. 特殊作业过程难监管、安全风险高问题
针对动火、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,解决作业审批流程繁琐、现场监管不到位(如未落实安全措施、违规操作)、过程无追溯的问题,实现作业全流程信息化管控与实时监控,降低作业事故发生率。
5. 园区封闭化管理松散、人员车辆物资难管控的问题
传统园区对于有人员、车辆进出园区时,对于进出园区人、车的登记和身份验证,往往存在人工登记效率低,以及人工核验不严格、易遗漏等问题,因人工巡查范围有限,对于周围有人尝试非法入侵时,也通常难以被快速发现。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则是通过智能门禁、视频辨认等技术,对人员及数量、车牌、车型、装载类型来实现对进出园区的人员、车辆的精准电子管控,以保障园区的安全运行。
6. 应急响应慢、解决资源调配问题
突发事件发生时,值班人员难以快速调用应急预案、调度指挥全靠经验而没有数据支撑,以及应急资源(如可调用的人员和物资等)信息不明确等问题。而智能化管控平台在能够实现预案的电子化、可调度的应急资源可视化,以及调度的规范化,从而提升应急处置的整体效率,大幅减少事故发生所带来的经济和人员损失。
平台构架/DaaS/PaaS/SaaS
应用场景
1.安全基础信息
安全基础信息主要反应园区安全管理体系健不健全,通过安全基础信息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、装置开停车和大检修、第三方单位管理等系统,建立完整的一园一档管理平台,更全面、动态、综合地掌握园区基本信息、企业档案信息,解决档案不全、管理不便、证件过期等问题。
2.重大危险源
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主要监测危险源相关装置、设备和环境安全运行状态和查看分布点位,通过重大危险源监管、重点危化工艺监管、重点危化品监管、gds、dcs等系统,建立了在线实时监测、实时监控、预警预报快速感知平台,对于危化品泄漏、烟点、火点等潜在风险超前预警和风险切断。
3.双重预防
双预防主要对企业风险的全面辨识和隐患的闭环管理,通过包保责任人履职、督导检查、隐患排查治理、风险分级管控、风险动态评估模型等系统,建设“人防+技防”的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;能够穿透企业双预防执行情况。
4.特殊作业
特殊作业主要对人为造成安全风险的许可管理和过程监督,通过企业特殊作业的报备、线上抽查检查、远程监管、多维度统计分析等系统,建立了数字化作业票。将八大特殊作业的申请流程、现场实施、监督管理、收尾确认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,保证作业程序规范化、标准化。
5.封闭化管理
封闭化主要是对外输风险进行全过程监控,通过道闸、卡口、门禁、监控、定位终端等物联感知设备,建立人-车-物入园预约机制、通行记录和实时定位、行动轨迹等系统,保证了进入园区人、车、物都是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运行,对于危化品车辆聚集、行动轨迹异常、外来人员闯入实时报警。
6.敏捷应急
园区敏捷应急以平战结合为理念,覆盖事故预防、准备、响应、恢复阶段 。构建统一应急指挥平台,助力园区打造反应灵敏、协同联动、高效调度、科学决策的应急体系,实现应急管理从被动反应到主动保障、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、从静态孤立到动态连续防控的转变,提升风险感知、监测预警、指挥决策及救援实战能力,适配园区常态精细化管理与非常态应急指挥需求。